照片類型:個人專輯 => 個人
色彩:srgb
原件尺寸:1095x1510
檔案格式:jpg
人物資訊:蘇進強
事件名稱:1969年蘇進強16歲時就讀陸軍士官學校
拍攝時間:1969
拍攝地點:桃園中壢
內容描述:蘇進強,筆名履彊,1953年。三軍大學畢業。曾任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、中華民國文化復興總會祕書長、《台灣時報》社長兼總編輯、亞洲華文作家協會祕書長等,曾參與《綠地》詩刊創刊(1975年12月~1978年12月)。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,兼及詩、散文和傳記。詩作意象鮮明活潑,寓意深刻,富有想像空間;散文除了紀錄軍旅生活,也呈現出履彊為人父、為人子的動人親情,以及似有若無的愛戀心情;小說作品《楊桃樹》具有時代性意義,代表七十年代台灣農村青年大量湧向都市謀求更高生活水準時,心中的濃烈懷鄉情愫。作品兼有軍人氣魄與鄉土情懷,在紀錄軍旅生態外,還帶有農村生活的經驗,展現樸素的現實主義色調、鄉土人物的悲歡、農業社會的變遷,以及農村、都市生活轉變的感嘆。曾獲聯合報文學獎、時報文學獎、吳濁流文學獎、國軍新文藝金像獎等。著有《楊桃樹》、《少年軍人紀事》、《江山有待》、《老楊和他的女人》等二十餘冊。【本計畫由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補助】
入藏來源: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
人物資訊:蘇進強
事件名稱:
拍攝時間:1969
拍攝地點:桃園中壢
內容描述:蘇進強,筆名履彊,1953年。三軍大學畢業。曾任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、中華民國文化復興總會祕書長、《台灣時報》社長兼總編輯、亞洲華文作家協會祕書長等,曾參與《綠地》詩刊創刊(1975年12月~1978年12月)。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,兼及詩、散文和傳記。詩作意象鮮明活潑,寓意深刻,富有想像空間;散文除了紀錄軍旅生活,也呈現出履彊為人父、為人子的動人親情,以及似有若無的愛戀心情;小說作品《楊桃樹》具有時代性意義,代表七十年代台灣農村青年大量湧向都市謀求更高生活水準時,心中的濃烈懷鄉情愫。作品兼有軍人氣魄與鄉土情懷,在紀錄軍旅生態外,還帶有農村生活的經驗,展現樸素的現實主義色調、鄉土人物的悲歡、農業社會的變遷,以及農村、都市生活轉變的感嘆。曾獲聯合報文學獎、時報文學獎、吳濁流文學獎、國軍新文藝金像獎等。著有《楊桃樹》、《少年軍人紀事》、《江山有待》、《老楊和他的女人》等二十餘冊。【本計畫由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補助】
入藏來源: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