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片類型:個人專輯 => 個人
色彩:srgb
原件尺寸:4708x7128
檔案格式:jpg
人物資訊:小民
事件名稱:2004年小民參加「少年十五二十時──作家年輕照片」巡迴展:台北總圖場
拍攝時間:2004
拍攝地點: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
內容描述:小民,女,本名劉長民,籍貫北平(今北京),1929年2月11日生於吉林長春,1948年來台,2007年1月20日辭世,享壽78歲。對日抗戰期間曾就讀四川成都中華女中。來台後,曾任職於嘉義機場工程處。1952年,小民與向明、瘂弦同為「中華文藝函授學校」同期同學,即開始詩及散文的創作。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散文獎章、湯清基督教文學獎。小民的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。〈母親的頭髮〉為其第一篇正式發表的散文,發表於《中央日報》副刊。其後許多作品以兒子為主題,如《多兒的故事》;1983年起,她和喜樂共同創作了一系列的懷鄉作品,如《故都鄉情》等,將故鄉北平的傳統文化藝術,生動地描繪出來,無論談吃、狀物、寫景、記事,都極親切悠閑。 由文訊主辦,由桃園縣政府文化局、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支持,邀請130位台灣當代作家參與。於8月27日~9月5日於台北市圖總館展出。 【本計畫由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補助】
入藏來源: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
人物資訊:小民
事件名稱:
拍攝時間:2004
拍攝地點: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
內容描述:小民,女,本名劉長民,籍貫北平(今北京),1929年2月11日生於吉林長春,1948年來台,2007年1月20日辭世,享壽78歲。對日抗戰期間曾就讀四川成都中華女中。來台後,曾任職於嘉義機場工程處。1952年,小民與向明、瘂弦同為「中華文藝函授學校」同期同學,即開始詩及散文的創作。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散文獎章、湯清基督教文學獎。小民的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。〈母親的頭髮〉為其第一篇正式發表的散文,發表於《中央日報》副刊。其後許多作品以兒子為主題,如《多兒的故事》;1983年起,她和喜樂共同創作了一系列的懷鄉作品,如《故都鄉情》等,將故鄉北平的傳統文化藝術,生動地描繪出來,無論談吃、狀物、寫景、記事,都極親切悠閑。 由文訊主辦,由桃園縣政府文化局、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支持,邀請130位台灣當代作家參與。於8月27日~9月5日於台北市圖總館展出。 【本計畫由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補助】
入藏來源: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